在历经一系列政策调整、市场筛选和深刻变革后,线下培训教育行业正在转型与复苏的道路上稳健前行。本文将系统揭示2024年10月线下培训教育行业在营收、课消、退费率、出勤率、新老生收费占比、每学员每次平均交费金额等运营指标上的最新动态与趋势,从而助力业界同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共同推动线下培训教育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拓宽数据洞察视角,本报告回溯并整合了过去两年(即自2022年1月-2024年10月)的详尽数据。其中各维度数据的统计,基于校区平均数,而非机构平均数。例如,2024年4月每老师平均带生量为22人,指的是各校区的老师平均带生量。 附:数据指标说明
一、10月【营收】环比跌幅41%
说明1:这里的纵坐标轴并非指营收绝对值,而是以最高营收作为参照,得出的相对值。例如1月的营收是x,最高营收是y,那么1月的相对值则是x/y*100%; 说明2:营收指周期内总收费金额减去退费金额,体现机构的现金流情况。
✦ 2024年10月,行业整体营收水平环比跌幅约41%,跌至年度最低。通常,家长在学期初已完成对教培服务的报名和预付费工作,随着学期深入,对额外培训的需求相应降低,导致10月新增需求减少。 近年,在经历行业政策的重大调整后,K12供给侧大幅出清,据相关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为96.6%。行业在谋求转型的过程中,积极拓展非学科业务和职业教育领域。部分头部机构如新东方、好未来陆续推出创新型素质教育产品,近期财报数据表现亮眼,显示出行业回暖迹象。然而,并非所有机构都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区域性、地方性连锁的抗风险能力偏弱,网点降幅普遍较大且恢复速度较慢,行业整体复苏进程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二、10月【课消】环比回升15%
说明1:这里的纵坐标轴并非指课消绝对值,而是以最高课消作为参照,得出的相对值。例如1月的课消是x,最高课消是y,那么1月的相对值则是x/y*100%; 说明2:课消指课时消耗的金额,体现机构的盈利水平和培训交付能力。 ✦ 2024年10月,行业整体课消水平环比上升15%,相较7月峰值存在38个百分点的差距。课消是衡量机构运营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面对政策调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机构正通过一系列增强课程粘性的举措来加速课消,如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并实施更多符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定制化精品活动、推行全勤奖励制度以及强化补课机制等,展现出了行业在变革中的生存智慧与创新突围能力。 在此过程中,数字化管理工具的应用尤为重要,助力机构显著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能有效增强课消透明度,进而规避学员费用纠纷等潜在问题。
三、10月【退费率】有所上升
说明:退费率指退费金额/收费金额,体现机构的现金流情况和培训交付能力。 ✦ 2024年10月,行业整体退费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未见明显变化。相较8/9月份,10月退费率有所上升,接近7月年度峰值。教培复苏之际,退费问题依旧是影响行业整体信誉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如何有效降低退费率,依然是行业当下必须审慎考量的核心议题。 通常,退费率与教学质量不达标、课程内容与学员需求不匹配、家校服务不到位等因素有关。同时,过度承诺或虚假宣传、复杂的退款流程和不透明的退款政策也是影响退费率的因素。为应对当下挑战,除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服务体验、调整营销策略外,还需加强运营管理,如建立合理的退费预判及预警机制,将退费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量化指标,以及增加课消提成比重等等措施。
四、10月【出勤率】环比持平
说明:出勤率指实际出勤学员数/应出勤学员数,体现学员/家长的学习热情度以及机构的交付和服务能力。 ✦ 2024年10月,行业内整体出勤率环比持平,月均出勤率维持在85%左右,同比增长1.3%。学员出勤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机构的现金流和财务健康。 为进一步提升出勤率,机构需重视教学服务的交付和精细化运营,因而不仅要关注销售和新客户,更要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满意度,以促进学员的持续参与。此外,机构更需结合数字化运营工具,实时监测出勤率的波动情况,并及时分析出勤率低下的具体原因,是交通不便、天气原因等客观因素,还是对课程内容、教学服务的满意度等核心因素。
五、10月【新老生收费占比】环比持平
说明:新老生收费占比指新老生收费金额在总收费金额中的份额,体现机构的收入构成,以区分新客户吸引力与老客户留存力。 ✦ 2024年1月-10月,行业内老生收费占比较往年有所提升,10月的老生收费占比与9月基本持平,说明新老生收费结构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近年来,教培行业在经历政策调整和市场筛选后,合法合规企业通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供高品质的交付成果,增强了老生的忠诚度和续费意愿,获得了良好的长期发展土壤。 同时,行业当下也正面临着获客成本和续班率的双重挑战。一方面,非学科类产品长期获客成本走高;另一方面,机构须在新客获取和老客维护之间找到有效平衡点,在巩固老生基本盘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生市场,以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和稳定增长。
六、10月【平均交费金额】仍处较低水平
说明:每学员每次平均交费金额,指周期内每学员每次的平均交费金额,体现机构平均客单价情况。 ✦ 2024年10月,行业内每学员每次平均交费金额环比增长3.8%,与全年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教培行业监管的常态化和市场整合的推进,合规企业在整合过程中积极响应政策,可能会采取较为谨慎的定价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教育市场总规模已达5000亿元以上,相比上一年度增长近10%。其中,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因而尽管短期内某些月份的平均缴费金额可能处于较低水平,但从长远来看,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七、10月【每老师带生量】环比持平
说明:每老师带生量指每位老师所负责的学员数量,体现机构中老师的人效和师生配比。 ✦ 2024年10月,行业内每老师月均带生量环比持平,从行业整体角度而言,全年月均每老师带生量趋于稳定。近年来,用户需求向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市场等领域转移,据相关报道,素质教育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7年达到6060亿元,相比2022年实现翻倍增长。这种需求转移促使机构在课程及师资配置上进行调整,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学科类教培市场的缩减,并使得行业平均师资带生量相对稳定。 此外,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驱动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将对传统的带生模式产生影响,通过个性化学习、智能课堂、教育评估与反馈的革新以及教育模式的创新等,促使机构积极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八、10月【每老师上课时长】环比上升 说明:每老师月均上课时长指每位老师月均授课的总时长,体现机构老师的工作饱和度。 ✦ 2024年10月,行业内每老师月均上课时长环比上升12%,从全年来看,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政策的有效推进和市场的逐步规范,行业进一步洗牌,将继续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未来,机构需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据了解,当下一些机构可能在课程安排、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师的利用率不高。同时,教师自身也面临着转型压力,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和教学模式。
九、10月【家长回评率】仍处较低水平
说明:家长回评率指家长回评次数/老师点评次数,体现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 2024年全年,行业内家长回评率相较去年呈现出下滑趋势。10月的家长回评率,仍处于全年较低水平。通常,家长回评率的下滑,可能反映出家长对教学质量或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变化。 一些机构可能在课程安排、教师资源配置以及家校沟通等管理服务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家长满意度和参与度下降。当下,数字化管理工具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家校互动方式,许多新生家长在适应新的技术工具的同时,若反馈机制不够便捷或透明,家长也可能因操作不便而减少反馈。
十、10月【家长满意度】未有明显波动
说明:家长满意度指家长平均回评分数(满分5分),体现机构服务质量与家长期望的匹配度。 ✦ 2024年10月,行业内整体家长满意度,未出现明显波动。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明确校外培训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8月国务院发文,提到指导学校引进第三方机构公益课服务;11月北京市政府官网意见稿发布,学科类教育机构培训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批。政策的稳定及适度松绑,使行业发展逐渐规范有序,家长对行业的信心也相对稳定。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个性成长以及创新能力,不再仅仅关注孩子的学科成绩,这种观念转变也使得家长对机构的期望趋于多元化和理性化。 同时,家长对教学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机构为吸引生源,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如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关注学生兴趣发展和个人成长;实施开放式教学评价体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和学习进度,一定程度上也抵消了其他因素可能导致的满意度下降,使得整体满意度相对平稳。 从营收的跌宕起伏到课消的上下波动,从退费率的困扰到出勤率的影响,教培行业在这一年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然而,这些数据背后,我们更见证了行业积极转型与创新求变的决心与努力。如今,教培行业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