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留下的家庭作业,学员拍个照,一扫描,就有了答案。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上的权威?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老师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老师如何面对新的技术、新的时代呢?
究竟哪些东西,只有老师才能给?
解题的思维方式,需要老师来引导
“我们做作业只是为了答案吗?”
“当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答案的时候,老师的睿智在于懂得推导出这个答案的思维方式。这是网络无法传递给学生的”。
如何在信息化的时代,把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好地传递给学生,把技术变成自己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相信这是每一位老师,都会探索下去的话题。
学习自始至终都需要老师来引领
当诸多在线课程平台开始出现以后,就有人说以后就不需要老师了,学生在线学习就可以了。
但是实际上,的确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平台上学习,但事实上能够坚持下来的极少,真正好的学习习惯还是需要线下老师不断地引导。
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坚持,而坚持的背后是老师的引领。
技术并不是灵丹妙药,只是锦上添花
互联网和大数据其实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教学工具。
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对待新技术的态度就会坦然得多。
未来,老师更应该具备这些能力
一所美国的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叫作未来有哪些职业将会消亡,其中最不可能消亡的职业之一就是老师。
但是,老师这个职业不会消亡,并不是说某个老师不会被淘汰。
作为老师,我们怎么才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呢?
试着做以下这7种老师吧——
01
主动拥抱新技术的老师
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里生活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使用这些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
作为教师,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坚守在固有传统的经验上,那么,就会被自己的学生和先进的技术远远地抛在后面。
于是,今天,老师要和学生们一起拥抱新技术。
02
终身学习的老师
“互联网+教育”对于教师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日前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这意味着不与时俱进,就真的“Out”了!
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
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
03
善于引导学生多维度探究的老师
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获取知识和寻找“答案”的途径、方式有很多,在这样的时代,如果还卡住“标准答案”不放,则将毁掉孩子的创造能力。
04
用创造性的方式解答学生“难题”的老师
一位名叫萨尔曼·可汗的大学生,接到七年级表妹的求助:有几道数学难题不知何解。
他随即通过雅虎通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和电话,帮表妹解答了所有问题。
为了让小妹妹听明白,他尽量说得浅显易懂。
很快,其他亲戚朋友也上门讨教。
一时间,他忙不过来了,索性把自己的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放到YouTube网站上,方便更多的人分享,视频很快就受到了网友们的热捧。
萨尔曼·可汗是一位典型的以创造性的方式解答“难题”的“学生”;
之后的网络分享,更让他名声大噪。
比尔·盖茨说:“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众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引领了一场革命!”
05
交流、沟通能力强的老师
虽然技术在发展,但毕竟这只是一种人机互动,所以,如何实现更好的、全方位的与学生的互动,也是我们老师的优势所在。
毕竟人类的情感、细微变化还需要人类来捕捉。
06
情商高、更人性化的老师
有人认为,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来说,人工智能会比人类做的更好。
但我们需要明确,性格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在指引我们穿越不确定的未来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老师也是如此,我们老师带给孩子的关心、关怀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07
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中心的老师
新技术的发展,其实也是在实现更好地为个体学生服务的过程,以期让每个学生接受更加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人们越来越呼唤回归“人”的教育,这也值得我们老师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综合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校管家,办学好管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