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保持手机畅通

2025.02.21 文:校管家
在教培机构的运营中,现金流就如同生命线一般,尤其在当下竞争加剧的环境中,成本压力与运营风险如影随形,而稳定的业务增长与可靠的资金流入更是成为机构能否稳健前行的关键所在。
说到业务增长,不得不提及AARRR模型,它由5个阶段组成,分别是获取用户(Acquisition)、激活用户(Activation)、用户留存(Retention)、获得收益(Revenue)和推荐传播(Referral)。这一模型凭借其科学性与有效性,被小红书、樊登读书会等众多品牌成功应用于业务拓展与变现。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精髓,打造出贴合自身特点的业务增长核心指标与运营模型。
若将培训机构的业务增长比作一个充满活力的流量池,那么获取新用户(拉新)就如同注入新的水源,转化与激活则促使水源下沉,留存让水源保持活力并产生资金收入,而当这些水源流动起来,又会带来推荐与分享,再次注入新的水源。
在这个循环中,拉新与转介绍作为AARRR模型的首尾两端,无疑是引入新水源的关键,也是培训机构实现业务增长的有力抓手。
以招新破解成本困境
某机构校长曾分享过个人办学心得:成本控制固然重要,但稳定的收入才是机构亟需的“新鲜血液”。对于校长而言,举办一场活动或许不难,但要办一场真正“好”的活动,却需要精心策划。
那么,培训机构如何才能开展一场投入低、成效高的招生活动呢?
首先,充分利用线上招生工具。地推、咨询、讲座等线下招生渠道已接近饱和,而转线上则能突破地域限制。拼团、接龙、砍价等线上工具,都是招生的有力武器。例如,专为教培机构打造的线上招生神器——小竹通,拥有海量招生模板,可一键生成招生方案,为机构提供便捷的线上招生支持。
其次,动员全员参与招生。机构的每一位成员都应成为课程传播的使者,实现全员营销。但如何准确统计客户归属,避免多人跟进同一客户的情况呢?校管家系统为每位招生老师生成专属二维码,家长扫码报名缴费后,系统将自动记录业绩数据。
最后,精准把控活动效果。对于中小机构而言,招生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以生源数量来衡量,而忽视了投产比。而市场营销管理,需要更为精细化。例如,曾有机构在推广活动中,常因家长为获取小礼品而留下虚假信息,导致管理混乱。该校通过校管家系统后台生成活动二维码,市场人员将其分发至微信群和朋友圈,家长扫码留单后,系统自动统计新增与转化率数据。同时,系统支持短信验证注册,有效甄别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了虚假信息的干扰。
以存量撬动增量
转介绍是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招生方式。那么,如何提升转介绍的转化率呢?我们可以借鉴K因子(K-factor),指每个老用户所能带来的新用户数来考量。假设平均每个用户向20个朋友发出邀请,转化率为10%,那么 K=20×10%=2。当K>1时,用户群将呈滚雪球式增长;反之,当K<1时,用户群将停止自传播增长。
可见,要提升转介绍的转化率,关键还在于找到愿意转发传播的家长,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邀请对象,同时简化分享流程并记录裂变效果:
首先,精准定位转发家长:不少校长认为,只要家长认可机构、孩子成绩提升快,给予一些优惠,老学员家长就会主动转介绍。然而,家长的想法并非如此。他们担心推荐课程后,若朋友的孩子没有提升,自己会丢面子。
因此,机构需要寻找既认可机构和老师,又关心课程质量的家长。例如在家校互评中寻找与机构互动频繁、提出有效建议的家长,这类家长的转发意愿往往较高。平时机构可以有效引导双向点评,提升服务质量,并全程记录参评率、回评率、好评率等互动数据;对于点评意愿不强的家长,可以联动积分系统,家长/学员参与评分即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礼品或抵扣学费,以此鼓励家长参与转介绍。
其次,助力家长精准邀请:当家长希望分享孩子参加的优质课程时,却不知该分享给谁,机构应帮助他们找到朋友圈中的“潜在客户”。可以引导老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并鼓励家长分享作业评价。
这样既能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又能通过分享页面的留单海报和机构介绍,提升知名度和转化效果。当家长的朋友看到老师的专业评价和课程介绍后,会更容易建立信任感。而那些点赞、转发、留言评论的,往往最有可能成为目标客户。
最后,还需要简化流程与激励分享:数据显示,当一个操作动作超过3步时,流失率会高达 70%。因此,机构应尽量简化分享流程。同时,有些家长担心自己分享的课程没有效果,若能给予一定的正向激励,家长会更乐意分享。
通过实施上述一系列举措行动,愿大家在2025春招季中旗开得胜,为新一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